为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大众网菏泽策划微视频作品《廉》,以简短明了的剧情展现“权力”踏进腐败贪污的深渊往往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周围阿谀奉承、花言巧语中慢慢沦陷。[详细]
曹县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与中国传统木雕一脉相承,花纹图案种类繁多,木雕制品涵盖生活用品、祭祀用品和艺术品等多个领域。近年来,曹县木雕频频在国际、国内各大展会大放异彩,是曹县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也是曹县支柱产业之一。[详细]
为进一步开发菏泽文化旅游消费新场景,打造夜游经济新模式,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潜力,7月8日晚,“花开盛世”2022菏泽第二届青岛啤酒节在曹州牡丹园开幕。此次活动为期10天,标志着2022年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又一个重要促进夜经济消费活动启动。[详细]
6月24日下午,“花开盛世”2022菏泽第二届青岛啤酒节召开媒体见面会。记者了解到,“花开盛世”菏泽第二届青岛啤酒节将于7月8日至7月17日,在曹州牡丹园内举行。[详细]
6月16日下午,菏泽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伦来到2022菏泽网络消费节开幕式现场,在媒体见面会上,通过网络推介菏泽和特色产品。[详细]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菏泽市集中举办“山东手造·创艺菏泽”主题系列活动20余场。市级层面重点举办非遗购物节和品牌产品直播节,各县区突出各自特色,设计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群众性活动。[详细]
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增强文化旅游市场活力,6月2日,第六届菏泽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启动仪式在菏泽市图书馆举办。本届惠民消费季期间,菏泽市、县财政将集中发放不少于300万元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重点补贴文创产品、旅游景区及线路、文艺演出、星级饭店和[详细]
5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揭晓全国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精品网课评选活动结果,由山东省曹县人民检察院、大众网·海报新闻菏泽联合摄制的《青少年网络犯罪预防专题》网课视频,从全国各地298部精品参赛网课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一等奖。[详细]
为加深未成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对本土文化价值的认知,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近日,菏泽市博物馆于2022年推出“走进博物馆——了解菏泽历史 讲好菏泽故事”系列活动,旨在打造“展教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培育未成年人的探究精神、独立思维和动手能力,深入了解[详细]
“巨野县是享誉国内外的中国工笔画之乡、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在全国各大画廊、画店销售的工笔牡丹画80%以上出自巨野。”巨野县书画院业务副院长侯福常介绍:工笔牡丹画是巨野的当家画种,是在继承传统工笔技法的基础上,糅合现代工艺手段,精工细作而成。起稿、勾线、上[详细]
郓州博物馆综合运用艺术化手法、数字化模式、现代化手段,融入千年古县、水浒文化等独特文化元素,建成集历史记忆、典藏文物、红色郓城、民俗非遗城市规划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实现了传承与创新、古典与时尚、历史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详细]
为倡导全民阅读,加快建设书香菏泽,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近年来,菏泽市通过打造城市书房和农家书屋、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等,为全民阅读提供了便利条件,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全民阅读蔚然成风。[详细]
4月10日起,由菏泽市委宣传部、牡丹区委宣传部联合策划出品的大型牡丹文化纪录片《花开盛世》,连续3天在CCTV17农业农村频道播出。该片分为上、中、下三集,由国家级纪录片专家及中央电视台十佳导演团队摄制,讲述牡丹历史及其文化价值,全面展现菏泽牡丹盛景。[详细]
截至3月26日下午4点,网上投票总数超90万次,活动投票平台访问量高达210多万次。[详细]
由菏泽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2022“花样菏泽网红打卡季”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各县区委宣传部、文旅局精心组织、积极推荐,广大网友踊跃参与、积极申报,目前共收到各类投稿300余个。[详细]
3月18日,“花开盛世”2022牡丹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复评在菏泽市中华西路“江北V谷”展开。[详细]
3月12日,“花开盛世”2022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美术作品大赛完成复评,涵盖中国画、油画及其他画种的100件作品进入线下展览并将接受公众投票,最终综合专家评审结果和投票成绩,决出“金牡丹奖”“银牡丹奖”。[详细]
泥土在捏花技师手中被捏出牡丹花瓣的模样,等集中到一定数量后,再把花瓣塑造成牡丹花盛开的形状。[详细]
官宣!春暖花开时,菏泽海报音乐节又又又来了![详细]
可甜、可盐、可美、可酷,风格随你~[详细]
近日,《菏泽,美丽大家园》《石榴红了》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详细]
金牛辞旧岁,瑞虎迎新春,万达影城春节档8部影片正式开售,万达电影APP&小程序现在可以抢票。[详细]
12月1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中国残障主题组联合举办的残障融合照片征集活动中,来自山东菏泽韩健摄影作品《花开无声》组照被评为优秀作品,得到国际组织认可,同时收录在教科文组织官方“残障融合图片库”中……[详细]
6月20日晚,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演员表演唐乐舞作品《满园春色乞婆娑》。当晚,西安音乐学院根据唐代宰相韩休墓壁画《乐舞图》研究创作复现的舞蹈作品《满园春色乞婆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30周年公益晚会上首演。[详细]
当日,位于广州市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组成。经过近一年的改扩建后,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建筑面积为2305平方米,规模比之前扩大了两倍,[详细]
演员演绎水下飞天舞蹈《洛神水赋》(视频截图)。新华社郑州6月17日电 题:水下洛神舞惊鸿 唐宫夜宴曲绕梁——传统文化“破圈”创新探索观察 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系列节目网络走红,水下舞蹈《洛神水赋》演绎绝美“洛神”;《龙舟祭》重现传统端午祭礼;[详细]
这是6月16日拍摄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外景(无人机照片)。这是6月16日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拍摄的部分展品。6月16日,参观者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参观。新华社发(齐立广 摄)[详细]
6月13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上关街道水南社区,周承云在作坊里雕刻小龙船头。6月13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上关街道水南社区,周承云在作坊里给小龙船安装龙头。6月13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上关街道水南社区,周承云在作坊里给小龙船安装龙头。[详细]
一方面,有的古籍出现虫蛀、脆化和霉蚀等情况,甚至粘连严重变成“书砖”;以四川为例,古籍数字化的比例仅千分之五左右,且数字化文件格式类型多,标准不统一 遗憾的是,不少地方的省珍贵古籍保护工作已长时间断档,继5至10年前推出第一批省珍贵古籍后,至今未推出第[详细]
6月10日,获最佳男主角奖的演员于和伟通过视频发表获奖感言。《山海情》还夺得多个奖项,杨振宇获最佳摄影奖,演员尤勇智、黄尧也凭借在剧中挥洒自如的表演,获最佳男女配角奖。[详细]
6月8日拍摄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夜景(无人机照片)。6月8日拍摄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夜景(无人机照片)。6月8日拍摄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夜景(无人机照片)。6月8日拍摄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夜景(无人机照片)。[详细]
新华社记者 刘梦琪 摄 这是5月27日拍摄的位于四川茂县的营盘山遗址。[详细]
6月7日在奉贤博物馆展厅拍摄的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文物“铜牛首”。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6月7日在奉贤博物馆展厅拍摄的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文物“铜神树枝头花蕾及立鸟”。[详细]
李大钊故居等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于6月1日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李大钊故居等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于6月1日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详细]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名为“光荣之城”的巨型沙盘,以动态灯光效果展示中共中央1921年至1933年在上海的空间与历史轨迹(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6月3日,参观者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内“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上展出的油画作品《星火》[详细]
6月1日,三星堆博物馆于儿童节全新推出以三星堆文物为原型的三星堆盲盒,融合了川蜀元素,如变脸、茶文化、蜀绣、长牌等,并进行了拟人化处理。既保留了三星堆文物的神秘特色,又与现代气息相结合,使文物更具生活色彩。[详细]
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呈跪坐姿态,双手合十,头扭向右侧,头上还连接了一个长条形铜器。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呈跪坐姿态,双手合十,头扭向右侧,头上还连接了一个长条形铜器。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呈跪坐姿态,双手合十,头扭向右侧,头上还连接了一个长条形铜器。[详细]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时代楷模——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主题影像展5月30日上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时代楷模——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主题影像展5月30日上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详细]
当日,由上海知名戏剧导演徐俊领衔、海峡两岸艺术家携手创作的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演。当日,由上海知名戏剧导演徐俊领衔、海峡两岸艺术家携手创作的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演。[详细]
“秘境: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览于5月21日至8月22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秘境: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览于5月21日至8月22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秘境: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览于5月21日至8月22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详细]
为集众人之智、聚多学科之力,继续做好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 5月25日下午,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集中签约仪式在四川省广汉市举行。为集众人之智、聚多学科之力,继续做好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 5月25日下午,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集中签约仪式在[详细]
展览通过大量翔实的历史照片、珍贵实物和丰富的多媒体,讲述了180余位科学家在党的引领下自立自强、科技报国的故事。展览还特别展出了钱学森、钱三强、王大珩等100位科学家的入党申请书,让我们在泛黄的纸页和手书的笔触中,感受科学家精神。[详细]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图画众生——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展览21日亮相国博北9展厅,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了河西地区魏晋彩绘画像砖精品及相关文物。[详细]
5月20日,媒体记者在上海博物馆“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上拍摄明缂丝《群仙拱寿图》。当日,“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出馆藏中国明清缂绣精品27件(套),辅以书画8幅(组),展品大多为首次展出。[详细]
当日,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面向公众试运营,近800件(套)从明清御窑厂遗址考古出土、修复而成的珍贵文物展出,其中包括明成化年间的半成品斗彩鸡缸杯、明宣德年间的青花行龙纹蟋蟀罐、明正统至天顺年间的青花如意头形枕等。[详细]
在位于武汉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文保部内,62岁的方国荣与33岁的儿子方晨正在修复青铜铸造的曾侯與编钟。在位于武汉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文保部内,62岁的方国荣与33岁的儿子方晨正在修复青铜铸造的曾侯與编钟。[详细]
当日,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主创团队走进复旦大学,与复旦师生交流互动,分享台前幕后的故事,共同发出新时代的“青春宣言”。当日,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主创团队走进复旦大学,与复旦师生交流互动,分享台前幕后的故事[详细]